近日,美國最具權威的制造業指數美國供應管理協會(ISM)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,2019年12月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48.1下降至47.2。該指數已經連續五個月下降,并創下2009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,這也是過去九個月中的第八次下跌。經濟學家此前預計該指數將上升。
從分項指數看,導致ISM制造業指數惡化的原因是,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均創下2009年4月以來最低。這意味著美國工廠仍然受到國內商業投資回落、全球需求疲軟帶來的困擾。波音公司737MAX飛機空難導致的困境,也是ISM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難以迅速恢復的原因之一。
數據顯示,2019年12月,ISM制造業就業指標跌至2016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。這表明即使美國勞動力市場整體強勁,但制造業招聘情況依然疲軟。從行業表現看,2019年最后一個月,美國18個制造行業中有15個宣布出現萎縮,以服裝和木制品行業為主。
從2019年全年看,ISM指數平均報51.2,也是十年來的最低水平,比2018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7.6,為2001年以來的最大降幅。
就業面臨多重壓力
美國制造業整體表現不佳的同時,就業矛盾也愈發突顯。美國經濟復蘇的過程中,美國就業表現保持穩定改善,但是制造業就業情況卻明顯落后。
美國勞工部1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去年12月美國失業率環比維持在3.5%,與50年來最低點持平。但是,美國制造業的就業情況明顯落后于各行業。2019年12月,美國零售貿易行業新增4.1萬個職位,醫療保健行業增加2.8萬個,但制造業卻削減了1.2萬個工作崗位。去年全年,美國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數量為210萬個,月均增幅17.6萬個,是2011年以來最低值,其中制造業凈增加就業崗位僅為4.6萬個,與2018年新增26.4萬個就業崗位差距較大,表現很不理想。
制造業就業不理想,并非缺乏工作機會,更多是緣于人才短缺。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2019年10月,仍有47.7萬個職位空缺,較上年同期下降不到5%。雖然數據顯示制造業有空缺的職業需求,但是企業卻面臨招不到人的尷尬,制造業招聘率下降了18%以上。
近年來,美國制造業就業崗位的工作缺口不斷增加,制造業人才短缺的情況非常普遍。很多美國本土制造企業表示,即使制造業能夠回流美國,帶來相應的工作崗位,招到合適的熟練技能工人也是一個挑戰,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美國勞工技能培訓出現短板。
美國一家私募股權公司CEO羅森表示:“你看到很多職位空缺,但現在似乎沒有訓練有素、技能更高的勞動力?焖僮兓慕洕,終身就業將很難實現,過去25年擁有的技能現在可能用不上。所以,要確保員工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行業環境!
一些分析師認為,2019年制造業就業數據不佳的原因還包括汽車工人罷工。2019年,美國爆發了12年來規模最大的罷工,持續時間較長,給美國制造業就業造成很大影響。此后,隨著通用汽車罷工工人重返就業市場,11月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的就業人數增加了4.13萬人,在制造業新增就業人口5.4萬人中占據較高比例。
|